許文憲-蕭伯納筆下醫生

蕭伯納筆下醫生的困惑
許文憲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Ge 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在一九二五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只接受頒獎的榮耀而拒絕獎金。他早在一九○六年寫了一個戲劇「醫師的困惑」(The Doctor’s Dilemma)。內容著重在醫病關係及醫學倫理。在這戲劇他寫了八十八頁的序言,內涵是批評當時英國社會醫療資源的不足,如何改進醫療照護系統及醫療體系的社會制度化等。在戲劇主軸則是在描述一些醫師對職業使命感的世俗化;諷刺一些庸醫可笑的醫療行為,如凡是生病就認為是血液中毒;對病人常施打疫苗(即種痘)以刺激吞噬細胞來治療疾病;外科醫師藉口為保身體的完美性, 任意切除病人身上的芝麻小囊腫,更甚者外科醫師不管真正的適當性,就喜歡截肢或切除身體器官的一部份,來滿足他的成就感。蕭伯納藉由戲劇來質問為何醫師能扮演「上帝的角色」來執行他個人的技能;如何設定倫理的準則來規範醫生挑選病人。戲劇中有一段有關醫師倫理道德的重頭戲,是描述一個作臨床研究而享有盛名的雷任(Ridgeon)醫師的困惑。該名醫師因為有治療肺病的重大發明而被英王封為爵士,他所發明的秘方只能治療極少數的病人。雷任醫師面對的困惑即是他到底是要去救一個得了肺結核奄奄一息的著名藝術家來保留「藝術才能」的傳承,還是以有限的 醫療資源去拯救一個得了相同病症的潦倒醫師。節外生枝地,雷任醫師又和這藝術家的太太墜入情網,但這違背了「醫病關係」的倫理準則。該醫生內心的困惑可想而知。

  一代大文豪在將近一世紀前就把這些醫師倫理及醫病關係在戲劇中呈現出來了。在戲劇的序言中,蕭伯納寫了一句名言「請不要把我歸類為不信任醫師的一份子;我們當今最迫切需要的是一群能被我們信任的醫師團隊,他們的繁榮生計不是靠人民的生病,而是依靠人民的健康」。在這戲劇第一次上演後的四○年即一九四六年,英國的國家健康部門終於把蕭伯納「全民健康保險」的理想付諸實現。

(台北醫學大學外科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