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跟隨腳蹤-黃信恩
姓 名:黃信恩
邊陲的愛
2007年七月廿七日,我到新營。出了車站就頻問路,這個小鎮的路人都很和善,他們總是比手畫腳,費力向我解釋到新營醫院的走法。
九點多,許文憲醫師的門診開始,他的病患多是一些末梢血循疾病,如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烏腳病(Black foot disease)、雷諾氏徵候群(Raynaud’s phenomenon)等。比較特殊的,我遇見Takayasu’s arteritis的病患,這種疾病不多見,它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會造成大型血管(如:主動脈或其主要分枝)的血管炎。許醫師發現,這地區(烏腳病流行區:北門、學甲、布袋、義竹)的人民,罹患與自體免疫相關的血管疾病比例較高;不只如此,他也注意到,幾位病患在血管攝影下呈現血管發育不全,成年人的血管竟像小孩子一樣細小,未有發育;此外,許醫師並向我點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砷」與烏腳病的關係,但其實全世界也有許多地方有慢性砷中毒的報導,但為何這些地方沒有烏腳病的盛行?是不是有其他比砷更重要的因子,導致血管硬化?
許醫師的這些觀察對我而言相當新鮮。之前我對這區域的認識除了烏腳病,就是高盛行率的癌症。門診時,遇到一位雙下肢截肢的阿嬤。許醫師要我注意,阿嬤的皮膚出現三種症狀:高度色素沉著(hyperpigmentation)、高度角化現象(hyperkeratosis)、皮膚癌(ex:Bowen’s disease)。你會發現,這個地區有太多疼痛,即使當年罹患烏腳病截肢的人,晚年竟跑出一些癌症,除了皮膚癌,尚有膀胱癌、肺癌等。
午後,我們來到北門。車停妥後,幾位病患已在診間外等候許醫師。他們像是朋友。最令我感動的是,許醫師低頭躬身,親手觸摸病患足部的脈搏,臉上全是專注;此外,許醫師詳細的問診與繕打病歷的態度也讓我崇敬,他毫不馬虎地記錄理學檢查的發現。我記得有一位象腿症病患,他就真拿捲尺量下左右大小腿徑,然後記在病歷簿上,這個舉動在我看來很溫暖,對於忙碌的醫療生活,那種耐心與敬業,是久違的;另外,面對病人,許醫師不會有過度的情緒,我欣賞他的節制與溫柔。
今年九月,受到許醫師的鼓勵,我將前往花蓮門諾醫院,參與他的手術團隊一個月。我很高興藉由這個活動,讓我認識許醫師這樣一位好醫師,也認識這塊土地,和其上的人民。我記得高中時,參與過一次地球科學類的科展,研究主題鎖定落山風。那陣子我與指導教師不斷往返恆春半島一帶。有回,我們開車來到滿州鄉,同行的一位地理科教師說:「滿州鄉是邊陲中的邊陲」,他的理由是屏東縣在台灣島算是邊陲位置,而滿州鄉又是屏東縣境內最邊陲的轄區。許多時候,我常想這網路年代,還有什麼地方是「邊陲」嗎?或許還是有的,那些被遺忘的、消音的疼痛,就是邊陲所在。但奇妙的是,我就在最邊陲的地方,遇見最溫暖的關愛。